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老汉“触网”年销售八千万多农产品

    信息发布者:hundul
    2018-02-20 22:33:14    来源:原创   转载

    一个退休回乡的“老汉”六年间在农村打造出一个农村“电商王国”义务培养130多名农村电商经纪人,年销售八千多万,一个传奇的经历在当地民间引很大反响。

      今年已经54岁的徐福禄,原来是兴安盟阿尔山年收入几十万元的旅行社经理,六年前他把家里生意交儿子打理后,回到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混都冷嘎查爱人的家乡定居。

    刚回爱人家乡的时候看到当地农民因为不了解市场信息,盲目“跟风”种植每年损失都很大,看到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没人要任凭扔掉、腐烂十分痛心。

    看到这些他逐渐萌发了想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念头,2013年在爱人和儿子坚决反对下,他投资一百多万元建起了10栋暖棚,打小就在城里长大的他连茄子、辣椒苗都不认识,一向倔强不服输性格的他开始四处请教有关农业技术人员,由于当时所在村没有网络,甚至半夜开车跑20多公里的地方上网查资料,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丰收季节,他种的“阿力得尔”牌有机质无土栽培甜瓜在市场卖到15元钱一斤,并成功打进乌兰浩特各大超市,几天内销售一空,2年内由他直接带动的3家种植户直接脱贫。解决12人就业,年增加收入18000.多元。

    天有不测风云,2015年春季一场大雨将他的10栋大棚全部冲毁直接损失130多万元。。。。。。


    几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,面对巨大的压力一夜间他变得苍老了许多,儿子心疼的对他说,爸:钱赔没了我在挣,你就别干了,没事你就在农村钓个鱼啥的把身体保养好就行了,挨那累何苦呢?农民能不能致富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能解决得了的。

    经过这次失败,他开始重新分析农村现状,经过和农民朋友聊天让他认识到,仅仅靠自己带头即便不失败也就仅能带领一小部分农民致富。而大部分农民的产品还是销售不出去,目前农民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畅,种植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。

    一个偶然的机会,在网上看到了“一亩田”农产品销售平台,经过和客服的沟通后,他敏感的意识到能真正解决农产品销售,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致富的机会来了。

    他一个人天天开车挨村跑,跟农民交朋友、聊天,调查农民种植结构,面积,上网了解市场行情,建立微信群,坚持每天把筛选出来的国家政策、农产品价格等信息发布到群里供农民参考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,了解市场价格信息。

    2016年秋他开始在“一亩田”店铺发布各种农产品信息后,来自全国各地求购电话络俞不绝,当年就为附近农民销售玉米、油葵、油菜籽、牛、羊300多万。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,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0多万元。2017年春天,当地有个叫张二双的农民与8个人合伙种了60万斤油葵,当时油葵严重滞销由于信息不畅一时难以出手,而此时又正洽要春播,另一方面又要还银行贷款,所以特别着急,通过朋友,张二双等8户农民找到了他,

         

    二话没说,拍照,验质,通过“一亩田”品台并附上情况说明发布到网上,(一亩田破例给上了热门)没到一个月这批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油葵以高出市场价0.5/斤的价格全被重庆太极集团一次性收购。张二双等几位农民看着手里的票子高兴的直竖大母指说:老徐,我们赔钱都卖不动,你在网上还能卖这么高的价?真牛!你咋弄的?能不能教教我们呢?面对一个个朴实的村民渴望的眼神儿,他陷入了沉思。于是,他又开始了另一个计划。

    2017年在“一亩田”公司,科右前旗商务局、农业局的鼎力支持下,先后开办两期培训班,为全旗各村培训出130多名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经纪人,并且成立了“一亩田”电子商务理事会,逐步打造成了一个农村“电商王国”,在他带领下,理事会成员当年就实现销售八千多万农产品的成绩,直接为农民增加12%的收入,直接受益人群达千人以上。

     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